其他

用生命写就“导弹人生”,纪念黄纬禄诞辰101周年

2017-12-18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

纪念

今天

让我们再来回顾

“两弹一星”元勋

黄纬禄


他用全部生命

写就了“导弹人生

也许,岁月能改变世界,

但改变不了他毕生的追求;

也许,光阴能蚀去记忆,

但蚀去不了他在中国导弹研制史上

浓墨重彩的一笔。


21世纪初,黄纬禄在办公室


20世纪90年代,黄纬禄在舰艇上


1989年9月29日黄纬禄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发言


20世纪70年代初的黄纬禄



1965年黄纬禄转业前的留影


1956年中共中央领导人接见参加拟制全国长期科学规划工作的科学家合影中的黄纬禄


20世纪40年代末的黄纬禄


1936年高中毕业的黄纬禄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正是他真实的写照。2011年11月23日,他静静地离开了我们,然而,“两弹一星”精神将超越时空,永远激励着全中国人民为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他,就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黄纬禄。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导弹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开创了我国固体战略导弹先河,为我国导弹技术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黄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黄纬禄精神:

忠诚报国、献身航天

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团结协作、集思广益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四共同”原则

有问题共同商量

有困难共同克服

有余量共同掌握

有风险共同承担


“三个三”

* 在基地三条要求,和大家一起排长队买饭,一起搞卫生,一起扫厕所。


* 出差三条要求,只要能走出去就行,只要有饭吃就行,只要有地方睡觉就行。


* 用公车三不许,私人外出不用车,接送亲友不用车,家人有事不搭车。


一定要把中国的导弹搞出来

20世纪40年代初,二十多岁的黄纬禄在中央大学求学和毕业后的社会经历中,看到了祖国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下风雨飘摇,在痛苦地思考、寻找救国之路后,抱定了“科学救国”的志向。在英国刻苦学习科学技术期间,他第一次知道了“导弹”这个词,第一次看到了这个“大家伙”,也第一次见识了这个“大家伙”的厉害,他的脑海中闪出了一个念头,要是中国拥有了导弹,日本帝国主义就不敢再侵略我们了!

1946年黄纬禄(中)在英国伦敦住所附近与室友合影


1957年,在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五院,黄纬禄开始了他的“导弹人生”。

中国导弹的研制是从仿制开始的。但是,正当仿制工作进入关键时刻,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了全部专家,给中国的导弹科研工作造成了无法想象的困难。黄纬禄和他的战友们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争中国人民的志气!

1956年黄纬禄参加国家“12年科学规划”(前排左一)


从此,黄纬禄和他的战友们以“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铁律,脚踏实地、刻苦攻坚,开始了导弹研制的新征程;以“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的誓言,自力更生、默默奉献,描绘出共和国导弹事业的新画卷。

工作现场中正在思考的黄纬禄


黄纬禄担当起导弹的“中枢神经”——控制系统负责人的重任,“飞得稳,打得准,主要靠控制系统”,正是深知控制系统的重要性,他很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有多重。可是,中国导弹的基础是一穷二白,一切必须从零开始。然而,黄纬禄并没有望而生畏,“干什么工作,只要去干、去学,总是可以学到手的。就像爬山一样,在山下,看着山顶那么高,不要被吓住了。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爬,上一个台阶并不困难,上一个台阶就离山顶更进一步。只要坚持不懈地往上爬,最后,总是可以爬到山顶的。”

黄纬禄在去试验基地的专列上

在试验基地黄纬禄与试验队的合影(前排左四)


黄纬禄带领的团队为此付出了巨大心血。身为控制系统的负责人,黄纬禄要确保导弹的“头脑”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都是清醒的,能够准确控制弹身的飞行姿态和轨迹。他从基础学起,把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技能想方设法转化过来,同时吸纳新的知识和技能。面对新出现的问题和挑战,黄纬禄想起抗日战争时中央大学搬迁后的互帮互助教学法,用这个方法,大家共同学习,很快掌握了大量的知识。黄纬禄和他的战友们不舍昼夜,加班加点,即使是领导们出于对大家身体健康的担忧,动员大家早点回去休息,他们也只是等领导一走就又都折回来继续工作。这样的日子几乎就是他们那时侯的工作常态。首枚导弹运往基地前,黄纬禄和战友们在灯火通明的生产车间里,连续奋战几个昼夜,把每一个环节重新仔细地检查一遍;在冬季滴水成冰的基地厂房里,对每一个电路单元都进行反复的调试,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他们要向世人证明,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也能造出导弹来。


1960年11月,中国第一枚导弹——“1059”(东风一号)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军事装备史上导弹零的突破!

1964年6月,“东风二号”取得圆满成功,翻开了我国导弹发展史上自主研制的新一页!

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由导弹运载发射的原子弹在核试验预定地点成功爆炸,中国导弹研制试验成果震惊了世界!

黄纬禄和他的同事们发扬自力更生和勇于登攀的精神,仅用了十年,便走过了从仿制到研制的自主创新之路,实现了中国导弹零的突破,使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取得了被外电评论为“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的进步。

一定要把中国的固体导弹搞出来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已先后成功研制了原子弹和液体地地战略导弹,但是液体导弹准备时间长且机动隐蔽性差,缺乏二次核打击能力。面临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中国急需有效反制手段。研制从潜艇发射的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势在必行。

1970年7月 黄纬禄(二排左三)和同事在南京长江大桥作试验期间合影


黄纬禄临危受命,担任我国第一枚固体潜地战略导弹“巨浪一号”的总设计师。

为了准确掌握具体情况,黄纬禄走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大漠荒原、戈壁深处。他发现,研制条件十分欠缺,急需少花钱、多办事、快办事、办成事。他心急如焚,食不甘味,无法入眠。


黄土高原上准备兴建一个长50米、宽30米、深30米的巨大水池,用于模拟潜艇水下发射条件。黄纬禄顶着阵阵风沙,冒着层层尘土,站在了这个正在由几百个工人开挖的巨大土坑前,眉头紧锁。大坑已经投入了几百万元,以后还要投入多少、建成后运行费用多少,引起了他的焦虑深思。黄纬禄觉得:“我们的科研经费是人民节衣缩食省出来的,国家底子薄,经济困难,我们要为国分忧,在不降低性能指标、不延长研制周期的情况下,尽量少花钱多办事,能节省一点就节省一点。”黄纬禄提出了“台、筒、艇”三步发射的试验程序,引起了轰动,并得到了国防科委的认可。“台、筒、艇”就是第一步在发射台上做试验,第二步在陆上发射筒中打导弹,第三步在舰艇上打遥测弹。省去了投资巨大的水池,大大简化了试验设施,节约了大量研制经费和时间,开创了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试验程序。


为了获取导弹水下基本力学参数,进行模型弹投入水中入水深度的试验,是一个必经的步骤。模型弹是一个近10吨、直径1米多、长10多米的白色钢壳“大家伙”,如何投入水中、投在什么地方,是一个困扰大家的难题。有人提出:哪有这么高的平台安放模型弹?这么重的弹怎么起吊投出啊?这么大的弹体落下来万一砸在潜艇上,不是很危险吗?面对别人的质疑、面对同事的动摇,胸有成竹的黄纬禄知道,光靠计算数据是说服不了别人的,必须有“奇招”。1970年7月的一天,人们看到,在新建成不久的南京长江大桥中央,停放了一台巨大的吊车,似火的骄阳下,那个白色的“大家伙”正在被反复地以各种姿态投入水中,并获取了大量的有效数据。

研制第一代核潜艇的四位老总 (左起赵仁恺 彭士禄 黄纬禄 黄旭华)


就这样,黄纬禄带领这支年轻的研制团队,勇敢地向困难发起挑战,克服了研制起点高、技术难度大、既无资料和图纸又无仿制样品、缺乏预先研究等许多困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条件建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了大量的各类试验验证,反复修正设计,终于取得了固体导弹技术和潜射技术的重大突破。


1982年10月12日,渤海的海面上,一条喷火的蛟龙跃出水面,以极快的速度直飞蓝天,在海天之间绘出一幅壮丽的景观……准备了十几年之久,多少人为之付出心血的第一代固体潜地导弹终于研制成功了。试验的成功震惊了世界,标志着我国成为具有自行研制潜地导弹和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中国拥有了二次核打击能力!

在蛟龙出水、雷震海天的背后,是艰苦奋斗的航天人的豪迈之情。

航天系统工程中的“金科玉律”

黄纬禄与钱学森、屠守锷、梁守槃、任新民、庄逢甘合影


黄纬禄(左一)在试验基地厂房内向原国防科工委及航天工业部领导介绍情况


黄纬禄(中)在试验现场


黄纬禄在导弹试验现场 


黄纬禄在接插件厂检查工作


了解航天的人都知道,有一条“四共同”原则一直被奉为航天型号系统协调工作中的“金科玉律”,即: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之后,时任工程总指挥的栾恩杰在总结成功经验时也指出,“四共同”原则正是各系统协调工作的理念。这一原则最早由黄纬禄在潜地导弹的首次总师扩大会上提出的。


黄纬禄认为,“工作过程中,有时需要定方案或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措施,作为总师最好不要自己拍脑瓜一想就决定怎么解决。”发扬技术民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他一贯主张让技术人员、行政干部、技术工人等参与讨论问题的有关同志,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集思广益,扬长避短,把方案定得比较正确,问题解决得比较合理。黄纬禄在真理面前讲求民主,这也使他的想法更接近真理。


黄纬禄总师扩大会上在倾听总师助理宋兆法谈技术问题


黄纬禄(中)在总师扩大会上


那时,潜地导弹型号研制遇到了一个问题,虽然经过多次改进却无明显的效果,难题在短期内难以解决,这样将使各方面的工作长时间停顿下来。在这个紧要关头,黄纬禄果断决定召开首次总师扩大会,有问题共同讨论,有困难共同克服。他要求大家都把余量拿出来,再分散难点。在分散的难点中,可能有的单位通过极大的努力仍达不到新指标的要求,黄纬禄明确指出,这样的风险要共同来承担,不能出问题时相互指责、埋怨。对于风险而言,黄纬禄也明确表示:“作为总设计师,我首先要承担责任。”


这次总师扩大会之后,根据黄纬禄的讲话内容总结出了“四共同”的原则。如今,这一原则已经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一笔宝贵财富。


品德比技术更重要

黄纬禄虽是一位长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老专家,但却时时处处以普通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身正为范。

1992年8月14日在西昌基地长二捆首次发射 黄纬禄与试验队队员们合影


“在成绩面前,尽量考虑别人的贡献”。黄纬禄对各种奖励总是“退避三舍”,他说:我虽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不是我个人的,航天工程不是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在成绩面前,尽量考虑别人的贡献,失败了,尽量考虑自己的责任。

 黄纬禄与聂荣臻元帅合影


黄纬禄与张爱萍在基地交谈


“我的人生格言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黄纬禄始终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作为人生格言。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人们至今还依然记得黄纬禄的“三个三”:在基地三条要求,和大家一起排长队买饭,一起搞卫生,一起扫厕所;出差三条要求,只要能走出去就行,只要有饭吃就行,只要有地方睡觉就行;用公车三不许,私人外出不用车,接送亲友不用车,家人有事不搭车。相反,凡是与黄纬禄共事过的人都为他有容乃大的心胸所折服。


黄纬禄观看弹上设备


“剜”下了自己的肉“补”在导弹上。有段日子,研制的型号多、任务紧、压力很大,坚强的黄纬禄经常会感到体力不支,不得不去医院进行检查。长长的诊断单让医生也感到十分诧异,眼前这个消瘦的人到底做的什么工作,会落得这一身的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输尿管结石、心脏病等。有一点是明确的,这是长年累月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的结果。医生开了一种中药让他回去好好调理身体,可是黄纬禄吃了几十副别人只要吃一剂便见效的药都毫无起色,腹部还经常抽搐,疼痛不已。最后医生不得不给他动手术。手术后,看着手术取出的结石,妻子刘汉菊心里泛起了阵阵的酸楚:“他是痛得实在忍不住了,但凡能稍微轻一点,他还会一直忙着工作,顾不上看病吃药。”已经66岁的黄纬禄由于过度操劳使体重降低了11公斤。那可是一天天昼夜忙碌、一点点从身上被“剜”下去的。他瘦了,导弹却“飞”(肥)了,怪不得有人戏言他“剜”肉“补”导弹。虽是戏言,却听着让人有些心酸,这体重变化的背后蕴含着一个平凡老人多么非凡的人生奉献和精神境界!11公斤相对于动辄以吨计算的导弹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将这血肉“补”在导弹上,成就的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和骄傲!

黄纬禄在总师扩大会上忍受着胃部的疼痛耐心倾听技术人员的意见


“我的病不许跟别人说”。在主持召开总师扩大会的一天晚上,黄纬禄开始发烧,并且出现便血。这是长期胃溃疡引起的胃出血,如出血量大,往往会发生失血性休克,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黄纬禄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明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但他想到,自己作为总设计师如果不参加会议,许多问题定不下来,下一步工作就不好开展。于是,他自己想出了解决的“办法”,悄悄地让秘书到医院要点止血药,并再三叮嘱秘书“我的病不许跟别人说”。就这样,“有办法”的黄纬禄靠着止血药,强忍病痛主持会议,直到五天的会议开完,他才去医院检查治疗。


黄纬禄应邀给航天系统青年人作报告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黄纬禄十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他诲人不倦,悉心指导,“桃李满天下”。他在工作中亲自传授技术人员研究方法,在试验现场指导年轻人解决问题,在生产一线告诉工人师傅提高效率的“窍门”,在连队、学校认真向官兵和学生传授自己的经验体会……他语重心长地说:“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希望你们献身于这一崇高的事业,使它蓬勃发展,使我们的祖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何等光荣的任务啊!”黄纬禄年事已高在家养病时,家里就像一个课堂,航天系统的技术专家、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企事业单位的团员青年、试验基地的军官士兵、附近学校的老师学生、外地慕名的求学人士络绎不绝……每次黄纬禄都悉心教导他们,毫无保留地讲述导弹研制的历史,传授自己的知识,详细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他“品德比技术更重要”的谆谆教诲始终铭记在年轻人心中,这些年轻一代已经成长为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

黄纬禄和中国航天员合影


作为航天人、作为导弹型号研制的总师,黄纬禄明白,属于自己的时间实在太少,肩上的责任实在太重,而人生似乎过短。躺在病榻上的他还依然挂念着航天、惦记着导弹……

2008年黄纬禄(中)与《雷震海天》一书的作者们合影


在回首自己的过去时,黄纬禄说道:“我把我的一生都交给了导弹事业,我无怨无悔。”


黄纬禄将自己的全部交付于导弹事业,将毕生心血倾注于导弹事业。他一生矢志报国的信念坚定不移,把对党的高度忠诚、对祖国的深情热爱融入导弹事业。他一生敢为人先的志气坚持不懈,开拓创新、求实拼搏,成就了中国导弹事业的一个个辉煌,挺起了中国国防事业的脊梁。他一生大力协同的精神传承后世,所倡导的“四共同”原则被奉为航天工程系统协同工作的“金科玉律”。他一生严己宽人的品格令人敬重,为导弹事业殚精竭虑,忘我工作,身躯渐瘦,病痛纷扰,仍坚守阵地,功勋卓著却“常怀一种愧疚感”。他一生诲人不倦的情怀馨香远播,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尽心尽责、倾囊相授,年事已高仍亲登讲坛悉心授课。他一生默默奉献的情操感人至深,几十年如一日,淡泊名利,虚怀若谷,甘做无名英雄。他“忠诚报国、献身航天,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团结协作、集思广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为导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功绩在国防事业丰碑上永驻,他的精神光耀后人!


晚年时的黄纬禄始终牵挂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他说:

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


编辑:王羽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